經典案例:由入室搶劫改為盜竊
(談鵬程律師供稿)
摘要:江蘇環科園律師事務所談鵬程律師承辦的一起刑事案件,在偵查階段與公訴階段按刑事訴訟法規定,依法提出律師辯護意見,得到辦案機關采納,并改變案件定性,由重罪入室搶劫改為盜竊。
案情簡介:
2014年7月31日上午,犯罪嫌疑人于某某以收廢品為名竄至宜興市官林鎮一民房內,在偷得房內柜子里5000元現金后被被害人發現并抓住,于某某為逃跑當場使用暴力將被害人右手虎口抓傷,后逃離現場。宜興市公安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的規定,建議宜興市人民檢察院以搶劫罪審查起訴。
宜興市公安局的調查包括對犯罪嫌疑人于某某的訊問、對被害人的詢問、對被害人妻子的詢問以及現場辨認等。
犯罪嫌疑人于某某的辯護律師談律師在認真研究公安機關的筆錄、會見犯罪嫌疑人于某某后,發現于某某對于被害人右手虎口的抓傷并不知道,對于自己是否使用暴力于某某的幾次供述均含糊不清;被害人對于于某某使用暴力程度的描述僅僅是被害人抓住于某某的手,于某某用力掙脫一甩時劃傷了自己;被害人妻子并未在事發現場,是事后聽被害人轉述的。除證言外,沒有任何物證或者其他證據證明于某某使用了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
為此,談律師向檢察院及公安機關提出了《關于于某某涉嫌搶劫罪一案的律師意見》。律師意見認為于某某涉嫌搶劫罪證據不足,主要有以下理由:
1、于某某的幾次供述含糊不清,對于自己是否使用暴力不能確定。
2、根據被害人的描述,即使于某某使用暴力,其暴力程度也達不到與搶劫罪定罪相適應的暴力程度,若對于某某定性為搶劫罪,其罪則刑是不相適應的。
3、沒有其他證據予以佐證,于某某使用暴力的事實。
宜興市人民檢察院采納了談律師的意見,將搶劫罪改為盜竊罪提起公訴。最終,于某某被法院判定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一千元。
律師點評:
一、《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條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即搶劫罪)的規定定罪處罰。學界稱為“轉化型搶劫”。本案中,于某某實施了盜竊行為,在被發現后,急于逃跑,并沒有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顯然是不構成搶劫罪的。
二、在刑事案件中,“重口供輕證據”現象仍然比較嚴重。本案中,公安機關有足夠的時間固定“證據”,但事實上最終沒有將事實查清楚,只依靠被害人的陳述就認定于某某的犯罪事實是草率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的。
三、本案中,于某某是入室盜竊,如果符合“轉化型搶劫”的構成要件,則構成入室搶劫。按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入室搶劫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而本案中,于某某盜竊所得的贓款數額極少、犯罪情節較輕,案發后全部退賠給被害人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如果被錯誤認定搶劫罪,則違反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將會給于某某造成巨大的不公,也不利于其悔過自新,回到社會重新做人。 |